日本人怎么看
在日中国人这20~30年的变化?
对此,日本商业周刊
《週間ダイヤモンド》
发表了特辑文章
《你的邻居是中国人》
在日华人形象数十年间的转变
其实也折射出了中国和日本大时代的变化
2016年数据统计,
在日的常驻中国人现在有84万人,
加上每年3000人次的入籍华侨,
可以预见
在日中国人不久将突破百万大关
其中70%为40岁以下的年轻人
回顾近40年的中国人来日历史,
可以分成几个阶段:
上世纪80~90年代
80-90年代:首批中日建交以后中国留学生赴日顶尖优秀生,而同时期的私费留学生大多年龄很大,他们基本上白天上学晚上打工,中国收入水平不高,同时期多数人都过着苦生活。另一方面,也有利用留学,想来淘金的,在日本不法滞留打工。
2000年代
2000年代:日本私立大学开始出现入学人口减少,经营困难的状态。为此,很多大学大量招收留学生来保证生源,但是仍然有留学生拿到签证以后去打工,最典型的事例就是山形酒田短期大学事件。
据新华网报道,酒田短期大学位于山形县酒田市,为了转嫁经营危机,前几年从中国大量招收留学生,作了许多虚假和夸大宣传,收取高额学费。学生来日后非常失望,一部分学生为还债不得不到东京等地打工。2001年末,日本媒体报道,酒田短期大学近200名中国留学生“下落不明”。实际上,这些中国留学生有不得已的苦衷。
2010年代
201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飞速增长,和日本的经济差距也开始缩小,这一代留学生开始有了最新的智能机、电脑、信用卡。比起80年代来日的留学生,生活状态宽松了很多。但因为拿不到美国签证而妥协来日本的人也不少。
2010年后
当下:很多住在东京市内相对高级的公寓,备齐各种高科技流行装备,拿着手机看着SNS,在日本一流大学。比起前几代的留学生可以说形象完全不同。这样的学生已经和日本富裕层的学生相差无几,甚至比地方来东京上学的日本学生还要有腔调。
在女性方面,据说中国大都市女性跟日本女性都没太大的差别了。
大都有海外留学经历,日常爱用MUJI,爱自拍,频繁使用各种社交平台。
在日本的华人华侨企业家
中日商业往来更为频繁,因此在日华侨华人企业也开始在业界中崭露头角,日本中华总商会里的成功企业家也真的是越来越多。
日本积极引进外来人才,但相应的接受外国人的意识可能一时难以改变。
一般来说,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的经历如下:
中国留学生打工的目的不是要赚大钱,更多是体验日本社会的生活。毕业后准备在日本就职的留学生也不少见。而少子高龄的日本社会也为了吸引外国人才制定了高度人才优遇措施。高学历高收入高日语水平,妥妥加分。
另外据说现在提起中国留学生,那基本脑海就会自动浮现早稻田。不过看这个学生数可真的是压倒性得多。
中国留学生的就职金字塔
不难看出,还是外资居多,这也跟日本公司的接受人才制度相关。有海外业务,需要外语人才,不仅是企业选人的标准,也是留学生就职时衡量的一个要素。
中国人带着热钱大批涌入日本买房
不仅投资,居住日本也是流行的选择。据悉国人比较喜欢丰州、台场这种地方。中国现在正处于不动产泡沫,2017年10月的住房价格,以东京为100,北京为105.8,上海为132.6,相比看来,东京的房价在国际一线城市中并不高。
说了变化,也有日本人不理解和不懂中国人的地方。
文章中也提到,“东北人”以池袋为中心进行的非法或合法商业活动(不代表本文立场)。还有之前沸沸扬扬的非法民宿问题,另外,像琦玉县房租便宜聚集了大量中国人,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的不同,也与当地的自治团体发生过矛盾。比如在中国跳广场舞图个热闹,在日本跳就会被投诉扰民。
文章不仅分析了在日华人的变化,也总结了怎么与中国人打交道,日本眼中的中国人特色,也是蛮有趣,不妨看看说的对不对,
文章中日本人认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距离感比日本人更近,中国人除了自己的亲属,认为关系亲近的人也能称作“自己人”。这一点也应该是文化差异吧,很多在日中国人可能也有感触,跟日本人交往,总是有说不上来的客气和距离感。不知道你周围的日本人有没有对你说过他们对中国人的看法,小编遇到最多的就是说“中国有钱人真多”,欢迎大家留言分享。